持有等于买入吗?心理账户运行原理是什么?

来源:民企网 发布:2023-04-18 17:22:15

心理账户在投资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少赚也是亏?

投资过程中,抛早了,或者卖晚了是经常有的事,但是对投资者来说并不这么认为,人们在心理账户上会将少赚的记为亏损——失,从而会痛苦万分,抛早了后面的上涨其实跟自己完全无关了,但如果再多坚持一下呢!可否算做下一次的经验教训,为减少以后的失,增加将来的得做准备。同样在高位没有卖出,而是等到掉下来之后才出手,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利润、到嘴的肥肉飞走了!

要知道少赚并不是亏,也不应该记为失,只是自己的水平不到,这部分利润本不属于自己,相反应该要反思为什么会有这种非分之想!

不义之财

没有什么比轻而易举获得的财富更让人激动的事了,这种不义之财来得快,同时也去得快,心理账户的这种飞天横财之得,会想方设法给他失掉,也就是人们不相信这个钱是真的,希望通过真实的东西让它变现,比如买车购房旅游消费等等更真实的方式去感受它。

这个时候心理账户起的作用就是平衡,你看那些贪官奸商为什么后来反而热衷于拜佛慈善,这和股票账户上的突然上涨是一回事,凡是超乎预期的得到都是不义之财,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将运气当成能力,而要懂得及时收手,提升自己的承载能力才行。

心理账户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账户的主要原理是资产=本金+浮动最高盈利-实际亏损,实际的心理账户可能更简单,我猜应该是这样的:得——失。

而实际亏损和本金以及总投入都可以计入沉没成本,甚至账面未了结的浮盈也算在里面,也就是将资产峰值计入成本,他的主要起因是人们懒惰,将成本简化为算总账,又体现出人的记仇和报复的心理;其次是为了心理舒适,提前计提了利润;最后是拒绝承认错误、害怕损失,不肯计提亏损。它主要表现人的以下几种心理:

懒惰与否认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是会计记账法则,实质还是人们简化事实的一种方式,而不懂这个法则的,或者这个法则运用不到的地方,需要另外一种更简便的方式,就是心理账户,简化成只剩下得与失!在这个标尺之下,人们会将所有事物的最终成果分类,不是得就是失,当然有中间环节,现在可能分辨不出来,但放在未来还是可以的,叫提前划分预期得失。

因为害怕失去的痛苦,而对失去的否认,从而平衡得与失,拒绝承认错误可能是人类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报复与幻想

人类会记忆恐怕是区别于其他物种最大的特征了吧,动物也会记,电脑也会记,但都是被动的本能的机械式的记,而人类不光记得住,还会回忆整个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的经验是可以积累传承叠加的,也就是现在世界的人们可以利用有记录以来的先人们的所有的经验。

人的记忆通常最容易记住的是两个极端,高峰与低谷的体验,危险与安全的经验,得到与失去的事物,而记账就是有关得与失的记录,源于人的报复心理,失去的总有一天要夺回来还要连本带利加倍地得到,加杠杆博扳本的就是这么一种心理。体现在心理账户上就是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如果对失去记账是与报复有关,那么对得到的记录则是一种幻想,将尚未了解的盈利都算作了沉没成本——失,为了有朝一日的报复——得!

持有等于买入吗

持有等于买入

一个股票不管你什么成本买入的,以现在这个时间点和价格来看,未来的收益是一样的,也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时候上的车,我们坐的是同一班车,目标只有一个,时间只会同时到达,这个时候的坐车和上车是没有区别的,但心理账户却不一样,因为有持仓成本,如果之前的成本低,那么现在的买入只会抬高成本,相反则会降低,现在的买入与之前的买入最终的收益肯定是不同的,如何度过成本这一关?

一是忘记成本,关注价值。如果只是关注成本,那么只会买到最低的价格才算成功,不管公司好坏,这样会忽略价值,而真正的投资犹如坐车,只关心能否安全准时到站,而不是车票价格的高低,时间与金钱的关系就这么体现出来了。

二是放弃换股,专心致志。持有一个股票,如果这个时候有一笔资金不能加仓买入,要不就是贵了,要不就是坏了,或者有更好的了,前两者就应该卖出,而后者如果有更好的了,那么也应该卖出,因为相比持有而言,换股是物超所值的。

心理账户运行原理是什么

心理账户的运行原理

会计科目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证券投资市场上,证券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盈亏,盈亏是浮动的,这与会计定期结算有着巨大的差异,而心理账户的原理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这个不同,将盈利提前结算计提,再将亏损保留在账外,从而实现资产放大的过程,起到心理舒坦安慰的效果。因此心理账户的资产=本金+浮动最高盈利-实际亏损,它的主要运行原理包括:

时间——最高为准

心理账户最大的特点是将资产最高的那个时间点作为结算点,计提盈亏,将资产定格在高位,从而作为本金,重新计算。

本金——损失厌恶

在计提盈利的同时,又不肯承认亏损,导致在股票操作过程中经常是去盈补亏,因为证券账户统计的浮动盈亏不是真正的盈亏,只有等你卖出之后才是最后的盈亏,那么投资者常常倾向于过早地就将盈利落袋为安,而对于亏损则迟迟不肯下手,没有抛掉的亏损只是浮亏,算不得账的,以此来安慰自己。

至于本金之上的涨跌还说得过去,只要不触碰底线,怎么都可以!一旦跌破成本价,则如坐针毡,十分难受,如果盈亏同样多的钱,亏损所带来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盈利所带来的快乐。

成本——沉没归总

心理账户它是由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提出,经典的例子如:你要去看一场演唱会,如果是门票丢了肯定就不会再重新买了,如果是丢了同样多的钱,结果还是会去看完这场再说。

因为在心理账户里面,损失既然发生了,都会归总到沉没成本里面,也就是总的支出,而心理账户的账户非常简单就是收入-支出=所有,只算总账,不管是钱包还是门票丢了,都可以算作新增了一笔支出,是计提了的,而再买门票则是又要多增加一笔支出,账户就会减少,是痛苦的事情,所以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事实。

同样,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