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新闻联播《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报道中,一群特别的“建筑工”正在施工。这群“建筑工”正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作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标杆案例登上荧屏,事实上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加快的一个缩影。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因工艺复杂,一直高度依赖人力、科技含量低,可以用“危繁脏重”四个字概括其工作特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国共计3亿农民工,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建筑业。而中国农民工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1.4岁,这也即代表着建筑工人的老龄化加剧。
如何解决建筑工人老龄化、年轻劳动力从事意愿低、行业自动化程度低等诸多难题,博智林用实际探索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一个方向,那就是发展建筑机器人,重构建筑行业。
超前布局 引领“智能化建造”
2018年7月,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多时间,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研发团队已有4000多人,截至今年11月,递交了专利有效申请3441项,获授权1605项;在研的建筑机器人有46款,已有18款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正式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中,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40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450万平米。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建筑机器人从规模化研发到体系化商业应用的企业屈指可数,碧桂园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建筑机器人领导者,实属不易。作为博智林机器人的擘画者,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曾表示:“我们要迎接‘机器人建房子’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绝对要做出来,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事实上,建筑机器人在安全性、质量和工作效率上相比人工作业实现了较好提升。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确定上海市、重庆、广东三地的7个项目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其中,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位列其中。这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之一。
潜心研发 助力产业技术升级
1、更安全
繁重且高强度的体力工作、高空作业、粉尘油漆污染等等,建筑工人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要解决的难题就是提升建筑工人工作的安全性。例如,博智林研发的外墙喷涂机器人,卷扬式外墙喷涂机器人的悬架部件具备自动导航功能,可依据轨迹规划自动转移工作面,利用激光发射器控制全局标高,严格控制同层水平度。产品还具有基于BIM的轨迹及简易轨迹规划功能、涂料重量监测功能、能实时显示剩余涂料重量,可提醒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涂料。这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工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又如,博智林研发的室内喷涂机器人,人工设定好程序,“粉刷匠”自主完成作业,工人们无须长时间身处粉尘、油漆的环境中,大幅降低了患病的概率。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建筑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将帮助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解脱,同时带动建筑工人向智能建造产业技师转型升级。凤桐花园项目负责人陈卫伦表示:“我们在培养自己的智能建造产业技师,他们至少会具备能操作一款或多款机器人施工的技能。工人只需位于地面安全区域,通过平板电脑下达指令,机器人自主完成施工工作。”
2、更高效
据介绍,目前博智林各类建筑机器人每天的运行时间可以保持在8小时以上,充电后可以连续作业。通过多机组合、联动施工,博智林机器人让建筑作业效率更高、精准度更高。比如混凝土施工产品组合让整个混凝土工组从12人减少到8人,生产效率更高;测量机器人的应用,测量人员以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测量作业,现在仅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而外墙作业,一台外墙喷涂机器人每小时喷涂可达300㎡。
在碧桂园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也曾透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每一款机器人都比原先的效率提升了两到三倍,今后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3、高质量
建筑机器人的应用不仅大幅提高安全性和施工效率,而且在施工质量上,对比人工也有大幅提高。例如,测量机器人从架好到完成数据采集,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工人通过平板电脑显示的热力图即可优化施工,能保证测量精度在±1mm内。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博智林还研发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将建筑垃圾直接转化为再生建材制品,变废为宝、循环发展,节省了建材,还降低了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建筑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步都需要探索和开拓。以博智林为代表的建筑机器人企业正给行业带来“从零到一”的变革。未来的建筑工地可能是这样的场景:一台台机器人忙碌工作,而智能建造产业技师则喝着咖啡、拿着平板电脑,规划建造进度。正如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所说:“我们已经找出了一条很好的道路。接下来,需要我们精力十足地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