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震荡宽幅调整,进入四季度后波动依然较大,但是港股的投资情绪处在边际修复的过程中,呈现波动筑底向上的趋势。应当如何看待当前港股市场,后市投资机会又在哪里?工银瑞信基金投资副总监、香港投资能力中心和成长投资能力中心负责人单文表示,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地产债情绪、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导致港股近期震荡回暖,香港市场目前流动性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海外中资股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港股边际改善趋势逐渐明朗,长期看好港股中市场空间较大、商业模式较好、稀缺性较强的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等板块。
多因素推动回暖
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近期港股市场震荡回暖。单文表示,港股回暖可以从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地产债情绪、互联网监管政策和基本面等多个层面解释。
海外宏观层面,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超出市场预期,减量预期逐渐落地、加息预期提前导致长短端美债收益率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对股票尤其是成长型股票资产的定价造成一定波动。一般来说,美国减量和加息周期会对美元形成支撑,在流动性方面不利于港股等新兴市场,但是考虑本次Taper预期管理已经较为充分,并且港股部分核心资产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整体来看,海外流动性的冲击对港股影响会相对有限。
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经济先进先出,导致中美经济复苏周期出现错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港股带来了压力。但是随着美国经济边际增长放缓,美国资产的相对强势效应在逐渐减弱,新兴市场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配置价值逐渐凸显。
地产层面,中国地产美元债潜在的违约风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港股市场风险偏好。部分地产公司的风险暴露导致一些海外投资者抛售地产甚至整个港股资产。但是展望后市,“维持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会陆续出台,可缓解地产债务问题带来的担忧。
微观层面,预计部分公司基本面在未来数个季度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对于监管政策的预期展望已经趋于明朗。所以,目前部分香港核心资产处于“政策底已过,基本面正在筑底”的过程,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合适的长期布局时间点。
综合而言,单文认为,多维度的因素共同导致港股的波动,但是已经出现诸多边际改善的信号。
流动性相对平稳
对于港股市场流动性的判断,单文认为,整体来看,香港市场流动性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国内宏观层面依然以稳增长为主,货币适度宽松,南下配置港股资金保持相对宽裕,但由于港股核心标的今年面临较大的基本面和政策压力,南下资金近期并没有大量净流入港股。海外流动性方面,核心影响变量之一是中美经济的相对强弱。从4季度数据来看,海外ETF已经有很明显的净流入。虽然加息预期可能影响资金流入港股的意愿,但随着美国经济增速边际放缓,相对看好海外资金流入港股。
港股估值方面,单文表示,MSCIChina(除A股)目前交易在历史均值下方0.8倍标准差,MSCIChina(除腾讯/ADR、A股)目前交易在历史均值下方1.3倍标准差,可以看出整体海外中资股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进一步拆解,可以得到更清晰的港股估值情况。目前MSCIChina老经济板块前向12个月P/E仅为6.2倍,处于历史绝对低位,主因是受到金融地产拖累。代表新经济的恒生科技指数动态P/E为33.4倍,相比创业板和纳斯达克没有明显低估,但恒生科技指数PEG低于1,有相对优势。
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那么,目前港股投资机会如何?单文认为,港股市场估值有一定相对优势,并且老经济处于历史估值底部,但综合盈利周期判断、国内外流动性、中美关系和估值、基本面等多重因素考量,港股短期仍然面临挑战,同时,边际改善趋势逐渐明朗,长期配置价值逐渐凸显。
单文表示,短期来看,港股部分核心资产基本面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公司也需要适应新的监管规则,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加大投入等等。综合宏观和微观层面看,企业基本面拐点可能会出现在明年下半年。由于MSCI指数盈利下调风险仍存,海外主动资金配置港股的意愿仍然偏弱。短期美元指数依然有支撑,可能不利于新兴市场的投资情绪,随着美国经济增速边际放缓而中国公司基本面边际改善,海外主动资金配置港股的意愿应该会逐渐加大。
中期来看,港股的新经济股票目前有不错的估值性价比和稀缺性。政策预期改善比较明确,叠加明年下半年基本面复苏展望,港股的投资价值会逐渐显现。同时,中美关系缓和、政策边际宽松都有利于资金增配港股。
单文表示,长期而言,看好资金配置港股的大趋势。一是中概股回归,港股将成为新经济的主战场,配置价值和稀缺性凸显;二是恒生指数改革,强化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代表性和可投性;三是中长期内地居民、公募基金等资金配置港股资产的比例将持续提高。
那么,港股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单文认为,对于南下资金而言,港股中的特色标的和板块,如互联网、物业管理、运动服、生物科技等等;对于海外投资者,大型科技股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商业模式优秀的投资标的。
综合而言,长期看好港股中市场空间较大、商业模式较好、稀缺性较强的互联网科技、生物医药等板块。同时,“考虑到港股市场的特殊性,应当更加强调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方式,去挑选投资机会。”单文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