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鉴涉嫌伪造,涉事员工“跑路”!渤海银行风控机制遭灵魂拷问

来源:证券之星原创 发布:2021-11-04 15:08:50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28亿存款遭莫名质押”一事持续发酵,在接力调查之下,案件又有了新的情况。

  据江苏省相关部门初步调查发现,这些办理贷款担保质押业务材料上的印鉴都涉嫌伪造,进一步的事实,有待相关部门的核实与披露。此外据透露,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管鹏程现已失联,手机、办公座机均无应答。

  涉嫌伪造公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相关员工在此时“跑路”,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随着调查一步步深入,渤海银行背后的风控问题也遭到了灵魂拷问。

  质押已近一年,沟通无实质进展

  事实上,此次事件并非近日发生后随即曝出,起因可以追溯到去年11月。

  2020年11月,渤海银行用山禾药业的存款给华业石化的票据融资进行了质押担保,并开具了半年期承兑汇票,第一笔开票金额为3亿元。此后山禾药业及恒生制药陆续存入该行的存款共计28亿元,都被用于质押担保。

  今年8月,济民可信发现两家子公司28亿元存款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质押,并为第三方公司华业石化提供融资担保。事情败露,双方开始协商。

  9月3日,济民可信集团在多次交涉无果后,向无锡警方报案;10月23日,相关媒体报道此事,案件被摆上明面,受舆论监督后开始持续发酵。

  从第一笔存款遭质押,至今已近一年时间,若非济民可信发现问题,银行方似乎就打算彻底“瞒天过海”,即使是事情暴露,同渤海银行的交涉也难以令客户满意,从中不难看出,渤海银行内部管理必然存在缺陷,不仅是监管不到位,在风险处理上也同样难以服众。

  员工登门拜访,态度引人质疑

  据济民可信消息,事件暴露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管鹏程登门拜访,给出了解决方案。匪夷所思的是,该负责人竟然建议济民可信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从渤海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

  管鹏程还告诫称,如果济民可信不做担保,华业石化逾期后,银行还是会拿济民可信的存单代付。若济民可信选择报警,公司28亿元存单将全部冻结,存单和钱都拿不走。

  事件败露,本应及时沟通解决,但员工管鹏程非但不先处理28亿元存款一事,反而得寸进尺,试图再度让济民可信“割肉”5亿元。这种仿佛地头蛇一般的态度也不得不令人质疑其与被担保方华业石化的关系。

  假国企遭曝光,事发后仍出质股权

  此前,有资料显示,这家被担保公司,华业石化,竟然是中国石油间接控股的100%国有企业。对此,中石油旗下子公司北京华昌置业在此前案发时就发布公告紧急回应,表示公司未对外进行任何股权投资和设立下属企业。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这也就意味着,华业石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国企。此外,据报道,华业石化以及母公司江苏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其注册地址均难觅踪影,其实质或许是空壳公司。

  另外据企查查显示,在随后的9月10日和9月13日,贷款方华业石化及其母公司,又出现了数笔将子公司股权出质给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记录。此时距济民可信发现资金被挪用还不到一个月。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涉嫌伪造公章、再度质押的无理要求、股权出质、员工失联等一条条线索串联起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与华业石化背后的关联也越来越引人遐想。似乎也证实了,不仅涉事员工是“内鬼”,银行方本身或许也扮演着知法犯法的角色。

  事件并非偶然,风控早有漏洞

  此次事件其实并不是渤海银行首次爆雷,在2017年,富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技物流称,存放于渤海银行上海分行的共计2.5亿元存款,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该银行直接划转,用于清偿煜培公司向渤海银行的借款。

  今年5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曾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其中对渤海银行开出了9720万元大额罚单,共涉及34项违法违规行为。

  这证明,渤海银行内部的风控机制早就存在问题,如今来看,企业积弊已久,想要处理好内部问题恐怕需要重拳整治。

  在此次案件中,渤海银行的“罪名”也可一一列举。

  第一,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从此事件逻辑来看,如果确实如存款方企业所说其并不知情,那么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就是彻头彻尾的涉嫌挪用储户的存款为借款企业做抵押,其问题一旦查实,后果会非常严重。

  第二,涉嫌伪造公章罪。据江苏省相关部门初步调查发现,这些办理贷款担保质押业务材料上的印鉴都涉嫌伪造。

  第三,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今年3月,无锡方盛会计师事务所对山禾药业进行例行调查时,向渤海银行发出询证函,确认“10亿存款不存在使用限制”一事,银行回复称“经本行核对,所函证项目与本行记载信息相符”。而事实上,彼时,山禾药业的存款已被该银行设定为贷款质押物。

  这就意味着,渤海银行没有尽到审慎审查的义务,或者是“明知故犯”。律师表示,如果查证,这样的数额显然已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有可能会承担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案件持续发酵,中小银行声誉受损

  目前,涉事双方均称已向警方报案,但案件尚未有最新进展,进一步的事实,还有待相关部门的核实与披露。

  事实上,在渤海银行的声明中,并没有直接反驳“客户28亿元存款被挪用于他处”这件事本身,这意味着银行内部人员或多或少会存在违规行为。但是,本案最严重的后果并非是针对渤海银行一家,而在于此类事件将严重打击储户对中小银行的信心,影响中国银行业的良好信誉。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时表示,渤海银行事件曝光后,通过多方的信息汇集到一起,虽然仍是扑朔迷离,但基本勾勒出可能是一起涉及多方内外勾结的案件。

  近年来,监管部门再三强调存款安全的重要性,各家银行也提升了印章数字化管理和内控合规的力度,这一事件的出现,说明个别银行仍存在管控不到位的问题,这也给银行业敲响警钟,行业需进一步加强风控执行的薄弱环节,提高内部风险控制的能力。
相关新闻

大家都在看

新闻头条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