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瑞捷股价两个交易日暴涨39.08% 华西证券研报成“秘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2021-06-25 15:43:15

“旱地拔葱”系市场用以形容6月18日与21日深圳瑞捷(300977.SZ)股价表现的词汇。两个交易日内,该公司暴涨39.08%,这其中还包括一个20%幅度的涨停。而此前,该公司股价阴跌了约两个月,累计跌幅达-29.1%。

深交所针对该公司股价异动发出关注函后,让暴涨的原因与华西证券19日发布的一份研报联系了起来。在该研报中,证券分析师给予深圳瑞捷基于市场法估值116.37元的目标价,并称该股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而18日,深圳瑞捷收盘价仅为55.4元/股。

6月24日晚间,深圳瑞捷正式回应了此事。公司表示,研报指出的“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这一数据不够准确,经沟通,公司与研究报告出具方达成一致,对方即日起发起内部流程,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报告替换,修正该部分描述。

但对于股价暴涨,深圳瑞捷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上市已超两个月,属于次新股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逐步关注到公司,并对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存在持续看好而买入的可能。

分析师定116.37元为目标价

深圳瑞捷于今年4月20日登陆A股,截至6月17日,股价已经阴跌近两个月,累计涨跌幅为-29.1%。而就在6月18日,深圳瑞捷股价出现异动,加上21日,两个交易日暴涨39.08%,这其中还包括21日的涨停。

6月21日晚间,深圳瑞捷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2021年6月17日、2021年6月18日、2021年6月2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连续2个交易日累计偏离32.90%。经自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此次暴涨或与华西证券19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有关。在这篇由华西证券分析师戚舒扬署名的题为《深圳瑞捷:黄金赛道空间起,第三方评估龙头踏浪来》的研报中,华西证券表示:“根据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仅21.8倍PE估值,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给予公司基于市场法估值的116.37元为目标价,未来6个月潜在空间110%。”

记者注意到,6月17日,深圳瑞捷收盘价仅为47.86元/股,暴涨之后的6月18日与21日收盘价也分别仅为55.4元/股与66.48元/股,三个收盘价均与116.37元目标价相去甚远。

那么,华西证券分析师为何这么看好深圳瑞捷?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第三方工程评估在我国兴起于2008年后,主要内容包括对工程项目进行‘体检’,提供全过程评价和管理提升方案,具有利润率高、客户黏性高的优点。伴随建筑存量面积增大,旧城改造提速,第三方工程评估赛道将显著扩容,测算未来市场空间600亿元,相较于现在扩容近20倍。公司是目前细分行业龙头和唯一上市公司,未来受益行业高速成长。”

不仅如此,华西证券还在研报中给出了一些关键数据,包括“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目前已与百强地产中的73家地产商建立合作关系,业务范围涵盖500余个城市,过去5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49%”,“上市后公司有望通过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运营基地的建设,加速全国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业务拓展和竞争力。我们测算未来5年净利润或有4倍以上成长空间,瑞捷有望成为未来第三方工程服务的白马企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6月21日,也就是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的隔天,深交所向深圳瑞捷发去关注函。深交所指出,2021年6月18日至6月21日(分别为周五与周一),深圳瑞捷股价持续上涨,与同期创业板综指偏离度较大。

深交所表示,有媒体报道称“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目前已与百强地产中的73家地产商建立合作关系,业务范围涵盖500余个城市,过去5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49%。上市后公司有望通过北京、上海、成都、武汉运营基地的建设,加速全国化进程,进一步增强业务拓展和竞争力”。对此,深交所要求深圳瑞捷核实并说明前述报道的数据来源,相关报道是否准确,如否,请对前述报道作出澄清。

不难发现,深交所提出质疑的内容恰好与华西证券的研报重合。针对该份研报内容,《华夏时报》记者于6月22日联系了该公司董秘,公司董秘表示,事先对该研报内容并不知情,公司正在回复关注函,预计在24日发布回复函,回答关注函的问题。

那么,深圳瑞捷是否真如研报所呈现的那样优质呢?记者注意到,深圳瑞捷曾对投资者表示,国内涉足第三方工程评估的企业较少,目前国内A股市场不存在与公司从事完全相同业务的第三方工程评估业务的上市公司。

此外,深圳瑞捷还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为依据,前10强房地产企业,公司合作9家,前20强房地产企业合作18家,前50强房地产企业合作43家,前100强房地产企业合作72家。

深圳瑞捷在6月21日披露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对研报内容进行了首次回应。公司方面表示:“近日关注到部分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净利润、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现将风险提示如下:部分研究报告对公司业绩预测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据同花顺软件显示,深圳瑞捷06月18日与21日主力资金大幅流入,到了22日,主力资金大幅流出,再到了23日,主力资金又大幅流入。据悉,深圳瑞捷当前的滚动市盈率、静态市盈率分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上市公司对研报是否事先知情?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深圳瑞捷:黄金赛道空间起,第三方评估龙头踏浪来》系深圳瑞捷上市后获券商发布的首份深度研报。

针对研报中数据来源在何处,分析师给出的目标是否有理有据等问题,本报记者6月22日向华西证券了解情况,但该公司证券事务代表表示并不知情此事,让记者向公司发去正式采访函以了解具体情况,并视情况回复。随后,记者向公司发去了采访函,但过了两天,截至发稿,华西证券并未回复记者。

而深圳瑞捷这边,结合关注函内容,记者发现,深交所对于该公司信息披露合规问题非常重视,多个字眼指向了信披问题,譬如“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事项”,“是否存在对公司股票交易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是否存在提供或者泄漏未公开重大信息、造成信息披露不公平的情形”等等。

研报发出,股价暴涨,在投资者看来,有利用消息面抬升股价之嫌。那么,分析师所写的深度研报在发布前是否需要与上市公司沟通?上市公司是否知情研报内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共计4位的上市公司董秘与分析师给出了不同答案。

两位董秘称,研究机构的报告为保证独立性,是不会与公司沟通的,另外两位分析师也赞同了该观点,不过后者还指出,“有时为了沟通融洽以及防止事实错误,还是会让上市公司看一下,以避免发出之后出现基本错误。”对此,本报记者也向深圳瑞捷发出了提问,公司表示,券商研报发布之前是否要让公司过目,每个公司不一样,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6月24日晚间,本报记者看到了深圳瑞捷的回复函。深圳瑞捷表示,在深交所列出的若干数据中,有一条不够准确,即“公司是第三方工程评估国内绝对龙头”。经沟通,公司与研究报告出具方达成一致,对方即日起发起内部流程,将在一个月内完成研究报告替换,修正该部分描述。

深圳瑞捷还表示,公司对与投资者、媒体等特定对象沟通时及时登记,并严格遵循保密性、合规性、公开公平公正性原则,口径一致,不实行差别对待,不向特定对象披露、透露或泄露公司非公开重大信息;公司将保持与投资者、媒体等特定对象的联系与沟通,如获知最终报道内容将进行认真核查,如存在不实的情形将及时反馈给对方并要求修改;公司将实时关注媒体报道、媒体舆情方面的动态,对存在不实报道、误导性报道、虚假报道等将及时与媒体方沟通,采取必要措施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必要时将披露媒体澄清公告。

而对于股价暴涨,深圳瑞捷表示,公司股价短期内涨幅较大,公司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上市已超两个月,属于次新股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逐步关注到公司,并对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存在持续看好而买入的可能。

据悉,2021年6月17日至19日,华西证券建筑建材行业分析师通过电话的方式就公司产品、业务模式、与监理的区别、客户情况、募投项目中运营中心的实施情况、过去5年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咨询。

但一名头部券商前任副总告诉本报记者,券商研报影响力有限,刺激股价的应该还有别的因素。从经营表现上看,2018年至2020年,深圳瑞捷营业收入分别为3.1亿元、4.96亿元与5.73亿元,同比增长率78.44%、59.95%与15.35%,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65、1.39与1.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47%、114.12%与-13.28%,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

到了今年一季度,深圳瑞捷表现十分亮眼。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3.00万元,同比增长14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0.62万元,亏损同比减少74.82%,每股收益为-0.0716元。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累计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增加。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深圳瑞捷上市刚满一个月之际,公司出现了人事变动。5月20日,深圳瑞捷收到内审负责人王霞的辞职报告,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内审负责人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对于未来如何保持市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深圳瑞捷在6月24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采取积极措施,保持和加强与现有客户及现有业务的合作、积极开发新客户及新业务。公司将在现有业务板块的大框架下,充分发挥知识库优势、第三方机构独立性、客观性优势,紧跟市场和客户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保持公司在第三方评估行业的领先地位。

截至6月24日收盘,深圳瑞捷股价下挫,报收67.88元/股,跌幅达3.01%。

相关新闻